常见眼科科普

  • 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在病毒性肝炎大家族中有一位成员“沉默的杀手”——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它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对身体健康危害大,即使发现感染的时候没有特别不适,但也应该及时积极治疗。 什么是丙肝? 丙肝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由丙肝病毒引起的导致肝脏炎症坏死的传染病,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丙肝病毒(HCV)是一种RNA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肝细胞和血液中,主要在肝细胞中复制。丙肝病毒会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使肝细胞受损,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部分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对健康和生命
    2024
    07 / 30
  • 【健康讲堂】 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少人笑称手机已“焊接”在手上。然而,频繁使用电子产品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干眼症。 干眼症又叫干眼,是指各种因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或眼表组织病变的一系列疾病。我们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生产眼泪,每次眨眼的时候,眼睑(也就是眼皮)就像一把刷子,将泪液均匀涂抹在眼球表面,形成一层泪膜,起到保湿润滑的作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眨眼频率为15次每分钟,以此保持泪膜的不间断覆盖。而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屏幕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你,注意力高度集中,往往就会不自觉地降低眨眼频
    2024
    07 / 05
  • 高考结束,眼科医院迎来近视矫正手术的高峰期。7月2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近视眼激光治疗科,挤满了候诊患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近视眼激光治疗科主治医师叶一明介绍,连日来就诊患者数有明显上升,每天通过手术摘镜的近视患者超过100名,其中有80%是高三应届毕业生。 手术矫正是近视矫正和控制方式之一。不过,患者选择手术的原因并不相同。专家提醒,近视矫正手术是医疗行为,而非美容行为,建议大家前往正规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后再做决定。 高三应届毕业生是手术主力人群 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门诊大厅,一周前刚做完近视矫正手术的胡同学前来复诊。他做近视眼手术是为了参加公安专业报考中的体检。 一旁,同为高三
    2024
    07 / 05
  •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原发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和视功能。RB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生存率可高达98%。由于相关医学知识的匮乏,每年有相当一部分的RB患儿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期。为了增强家长和孩子们对于RB的了解和关注,在“六一”儿童节及66爱眼日到来之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眶病与眼肿瘤科开展了“儿童节RB宝宝面对面”系列活动,通过RB疾病科普、肿瘤防治咨询、线上线下互动答疑等方式,帮助广大RB患儿家庭精准获取专业信息,少走弯路,助力孩子们拥有健康光明的未来。 会议开场环节由眼眶病与眼肿瘤科主任卢蓉教授主持。她表示,加大肿瘤防治知识的科普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癌意识,
    2024
    06 / 02
  • 婴幼儿在身体发育过程中, 出现斜视和弱视, 该怎么办? 如何选择恰当时机进行干预? 斜视就一定要做手术吗? 人工智能时代, 有没有便捷的工具可以筛查婴幼儿眼疾? 5月25日-26日,由广东省视光学会主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斜视与弱视专科承办的“TBL·聚光成塔——2024中山眼科斜视与儿童视光论坛”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外50余位斜视与儿童视光领域顶尖专家齐聚一堂,聚焦斜视、弱视、儿童视光领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分享,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与会专家也进行了答疑科普。 应对斜视与弱视  提倡早筛查早发现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斜视与弱视科主任余新平教授接受广州日报新
    2024
    05 / 29
  • 整天忙于工作、带娃,直到夜晚躺在床上,才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摸黑玩手机,是很多人的睡前消遣。 但最近一则新闻,让人心慌—— 武汉有名27岁的周女士,经常睡前关灯看手机。前几年,就感到眼睛发胀、视物模糊,她以为只是眼疲劳,没有在意。 后来,她不仅眼胀,还眼痛、头痛,才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她属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需要手术治疗。 青光眼,可是位居世界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现在摸黑玩手机的人那么多,难道大家的眼睛都危在旦夕? 为此,记者请教了青光眼专科医生左成果,求证“摸黑玩手机”到底有多危险。 受访专家:左成果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青光眼科副主任医师 两个关键条件,引发青光眼 “
    2024
    04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