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聚焦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才,深化教学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2023年8月15日,中山眼科中心在珠江新城院区临床楼1817会议室召开了2020级临床医学五年制《眼科学》绪论集体备课会。中心党委书记夏丹、中心主任林浩添、中心副主任袁进、梁凌毅、李轶擎和授课教师余敏斌教授、梁小玲教授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眼科学系副主任杨扬帆教授主持。
集体备课会现场
会上,中心党委书记夏丹强调,眼科中心党政领导始终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致力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绪论是眼科学提纲契领的开篇章节,需要按照学校党委思政建设的要求融入思政内容,讲好思政故事,活跃思政课堂,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学科建设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要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主题,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材。
随后,专家们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眼科学发展史、眼科学发展贡献、“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纷纷表示中国眼科源远流长且发展迅速,眼科学发展史应增加中医眼科相关的经典内容,眼科学发展贡献部分可增加白内障、青光眼等药物研究进展内容。专家们还强调了将思政元素融入《眼科学》绪论的重要意义,认为眼科教育要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健康中国战略和“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思政教育与眼科知识有机融合,落实中山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有效、高质量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林浩添主任指出,眼科中心历来重视本科教学,把人才培养作为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对临床医学本科生来说,了解眼科发展史对于刚开始学习眼科的同学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增加反映老一辈科学家科研精神和家国情怀的相关内容,帮助青年学子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余敏斌教授表示眼科发展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等内容,让同学们了解中国眼科发展史,进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积极性,践行“医人医病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中山医精神。
本次备课会集思广益,强调了眼科发展史的重要意义并与时俱进地将思政元素融入眼科学课程,为《眼科学》本科理论大课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希望能够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接过中山眼科中心“光明使者”的接力棒,为中国眼健康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相关文章
- 2025-04-25
- 2025-04-18
-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