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0月14日,是第54届“世界标准日”。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将第54届“世界标准日”的国际主题确定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并发布了2023年世界标准日祝词,旨在彰显标准对促进数字健康技术的应用,医疗设备与系统的研发、制造与维护,确保全世界可以广泛获得有效、安全、可靠的医疗设备、健康服务的重要意义。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将第54届“世界标准日”的中国主题确定为“标准塑造美好生活”。2023年世界标准日广东主题为“标准赋能美好生活”。
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
标准塑造美好生活
标准赋能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加强标准化工作。
什么是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定义,标准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
什么是标准体系
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包括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标准统计表和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具有集合性、目标性、可分解性、相关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等特征。
执行哪个标准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是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鼓励采用。
以标准化助推眼科中心高质量发展
以标准化引领眼健康行业创新发展
一直以来,中山眼科中心作为中国眼科专科声誉和科技影响力排名第一的领军者,中国眼科领域目前唯一的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的落户单位,全国唯一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始终积极参与、主导眼科领域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标准的制定。
面向世界前沿科学,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中山眼科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选取几项代表性的标准成果如下:
制定湾区首个智能医联网平台建设团体标准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牵头大湾区多家科研医疗机构,制定了湾区首个智能医联网平台建设团体标准:《湾区标准:基于5G技术的眼科智能医联网平台建设规范第1部分:平台架构》;《湾区标准:基于5G技术的眼科智能医联网平台建设规范第2部分:运营规范》。该标准2022年正式发布,促进了粤港澳三地标准互联互通,以标准创新驱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大湾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服务大湾区居民眼健康。助力联合国提出的“人人享有便捷安全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制定电子产品与视觉健康问题相关标准
针对电子产品所引发的视觉健康问题这一社会性难题,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牵头多家机构,制定了《平板电脑视觉健康影响评价方法》,经深圳市8K超高清视频产业协作联盟审批通过,并于2022年3月正式发布(标准号:T/SUCA 028—2022)。另外,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作为牵头单位的团体标准《虚拟现实技术视觉健康影响评价方法》(编号:T/CSBME 052-2022)也于2022年1月正式发布。
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相关标准
为全力全方位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从环境因素入手,中山眼科中心牵头制定了《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技术规范》、《中小学教室视力保健灯光系统》地方和团体标准,并由省教育厅官方发文,推动中小学校落地实施。为有效解决中小学校教室照明不达标问题提供标准和依据,指导和规范中小学校教室照明设施设计、改造和验收,推动近视防控工作落地。
参与推动国际眼健康保健流程标准化
中山眼科中心积极参与国际防盲标准制定。作为技术专家组成员及顾问,参与制定世卫组织 Eye Care Situation Analysis Tool (《眼保健现状分析工具》)、Package of Eye Care Interventions (《眼保健干预措施工具包》)及《世界卫生组织感官功能有效干预覆盖率调查方法学》等眼科领域指导性文件。作为中国唯一的“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负责中文版《卫生体系中的眼保健:行动指南》系列丛书出版工作,助力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优质高效眼健康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眼健康水平。
使命在肩,奋勇前行,中山眼科中心坚持发挥在眼健康标准制定与推动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眼科中心对眼科发展的贡献度和影响力,带动中国眼科标准国际化,为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来,眼科中心将继续与眼科同道共同努力,构建高质量眼健康标准体系,服务中国眼病防治,为世界光明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 2025-04-25
- 2025-04-18
-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