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深入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充分发挥眼科“国家队”的引领作用,推动眼健康科普的规范化、优质化与专业化,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于2024年8月3日上午在珠江新城院区实验楼召开了“众星闪耀”科普小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
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添教授,中心副主任、防盲治盲办公室主任梁凌毅教授,中心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青年医护工作者等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推动科学普及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多样化策略与路径,倡导要汇聚智慧和力量,以高远站位、广阔视野,全面创新眼健康科普,并共同探讨科普工作未来发展行动计划。会议由梁凌毅教授主持。

聚光成塔,“众星闪耀”科普小组启航
林浩添致辞强调了“众星闪耀”科普小组成立的重要意义和工作目标。他表示,作为中国唯一的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中山眼科中心始终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战略推动工作,要深刻认识到科普工作对于科技创新成果广泛普及与深入应用的重要性。要通过广泛、科学、高效的科普活动,将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全社会,为公众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政策决策注入智慧,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聚光成塔,众星闪耀,全体医护人员应携手共进,让公众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真切感受到温暖与福祉,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共同迈向更加美好未来。

林浩添致辞
中山眼科中心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唯一委属(管)眼科专科医院、拥有我国唯一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多年来秉持着创新与多元并重的理念,致力于全方位提升公众的眼健康素养。近年来,建设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眼·科学馆;常态化举办中小学校科普研学活动等科普实践;联合主流媒体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等向大众普及眼健康知识;通过5G眼科巡诊车和义诊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眼健康服务;借助院内融媒体平台,定期举办线上线下科普活动,每年发布超过两百篇科普内容;中心科普团队在人民日报科普比赛中荣获十佳,展现了在眼健康科普领域的卓越成就;编写《写给全家的护眼书》等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教材、绘本等;举办多层次眼健康科普培训。
随着科普深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基于多年科普工作经验积累,中山眼科中心成立“众星闪耀”科普小组,汇聚眼科精英,共同探索科普工作的新路径、新模式,以创新为驱动,通过多元化、高质量的科普内容,提升公众眼健康认知,推动科普事业迈上新台阶。
众星闪耀织锦梦,共话科普新未来
科普小组由一群来自中心各临床科室、满怀热忱的青年医护工作者精心组建而成。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精耕细作,更积极投身于科普事业,用专业知识点亮大众的健康之路。
科普小组组长与副组长竞选环节,王梦怡、许吉萍、汪瑞昕、戴源瑾等四位来自不同科室的青年医生,分别从自身的科普经历出发,展示了他们与科普的深厚情缘和愿意投入科普工作的热情,分享了他们对未来科普工作的创新构思。经过竞选,4位科普达人将组成轮值组长团。

四位青年医生做科普小组竞选汇报
梁凌毅在主持中强调,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医学科普已成为连接医患、推动全民健康的重要桥梁。其角色不仅限于知识传递,更涵盖知识普及、价值引领和责任担当。负责任、有组织科普活动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尤其在当下自媒体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她指出,科普小组应迅速制定前瞻性工作方案和时间表,以高远站位、宽广视野及创新思维来规划未来,实现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梁凌毅主持
愈时启智,常助暖心,慰随同行
林浩添对科普小组未来工作提出四个目标:
一、引领创新,树立标杆。以精准科普为导向,结合专业素养,紧跟传媒变革,创新传播模式,构建高效科普网络,展现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新质生产力。
二、精研质控,守护真相。建立基于共识的科普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科普内容严谨可靠,成为公众信赖的灯塔,驱逐伪科学与误导信息。
三、聚力前行,铸就品牌。以科普热忱为动力,形成合力,逐步树立备受社会尊敬与信赖的科普品牌。
四、机制健全,协同推进。整合资源构建高效工作机制,确保科普活动统一认识、科学支撑,促进个人成长与团队协作,稳步推进科普工作。
科普创作需要匠心独运,才能为大众呈现兼具科学、思想、艺术与趣味的精品。“众星闪耀”科普小组将秉承聚光成塔之愿,汇聚个体光芒,发挥成员的专业特长,成为推动科普事业的重要力量。林浩添对“众星闪耀”科普小组提出寄语,希望科普小组以最纯粹和强大的热忱与韧劲,持续推动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为全面提升社会的幸福指数与生命质量而不懈奋斗。

林浩添为获选的轮值组长颁发聘书
相关文章
-
2024-09-27
- 2024-07-30
- 2024-06-02
-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