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医护人员新年新风貌 | 亮身份 做表率 沟通从头开始
来源:手术室和麻醉科教职工党支部
|
作者:蔡玥
|
编辑:周丁力
|
发布日期:2025-01-13
|
阅读数:
字号:

对很多人来说,手术室是一个相对“神秘”的临床科室,患者来到陌生的环境常常会产生紧张、担心、害怕等不良情绪,手术室与麻醉科的医护们都是戴着口罩和帽子,有时候也会让部分患者觉得有“距离感”。

202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手术室和麻醉科党支部在珠江新城院区率先开始推行“亮身份 做表率 沟通从头开始”的做法,给每一位工作人员定制带有名字和岗位的专属帽子,让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沟通“可视化”,进一步增强科室医生护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赢得患者的点赞和信任。

 

手术室里的信任和温暖

1月3日下午,患者陈女士做完青光眼手术后,由衷地说道:“以前做手术,医生戴着帽子口罩,分不清谁是谁,心里多少是慌的。现在你们医院帽子上有名字,我进去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心就没有那么慌了,希望医院能继续保持这种做法。”

在手术室和麻醉科教职工党支部的大力推行下,该项措施优先在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试点,由党员做表率,带动科室的每名人员戴上专属的工作帽上岗,主动向患者亮明身份,以这样“自我介绍”的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给予患者信任和温暖,守护患者的安全。

 

“看得见”的沟通 配合更默契

眼科手术的高效运转离不开医护间的配合和沟通,手术室和麻醉科医护人员新的形象也获得临床科室的医生们的好评,工作中叫一声名字,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让沟通更有效率,配合更默契。

 

印上的是名字 背负的是责任

“亮身份 做表率”的活动自2024年年初开始,在手术室和麻醉科教职工党支部甘小亮书记的倡导下,多次组织骨干党员展开头脑风暴,探讨在不影响手术、院感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将名字和身份展示给医生与患者。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得以实现。

甘小亮表示:“帽子上这几个字看似很轻,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意义非凡。它时刻鞭策我们、提醒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时刻牢记发挥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如今,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医护亮身份的做法正在深入推进,已经成为手术室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点赞。对手术室和麻醉科的全体人员来说,戴上这顶专属的帽子,不仅仅是骄傲,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立足岗位,服务患者,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