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天山明月照我行——中山眼科中心援疆医生黄圣松
来源:党委办公室
|
编辑:唐艳丽
|
发布日期:2022-04-01
|
阅读数:
字号:

“一年多前,我同数百名参加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工作的同志一道,踏上了新疆这片土地,开启了我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接近尾声。”黄圣松回忆起从广州启程援疆时的情景。

 

2020年9月21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黄圣松副主任医师随中组部包机抵达乌鲁木齐机场时,自治区组织部的迎接队伍早已在地面列队等候,巨大的条幅就映入眼帘:“衷心感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热烈欢迎第十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进疆工作!”这激起了黄圣松医生和各个岗位上的援疆工作者建设大美新疆的巨大热情。

作为一名援疆医生,黄圣松深深地感受到了身上所肩负的使命,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这一年半的援疆路,尽己所能,将自己在中山眼科中心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无私地奉献给新疆的眼科事业。

医者匠术,解决患者病痛

在新疆的临床工作和在广州中山眼科中心一样忙碌,黄圣松接诊着来自全疆各地的患者。在科室开展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无囊袋支撑的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新术式、改良无缝线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等,灵活应用张力环、虹膜拉钩(或自制虹膜拉钩)进行白内障手术,开展并示范在没有前段玻切设备条件下的晶状体脱位白内障摘除术,大大提高了复杂白内障患者治疗成功率,让巨大黑核白内障、合并角膜内皮低下的白内障、合并悬韧带大范围离断的白内障等复杂白内障的治疗实现院内解决,让患者无需出疆求医,减少了奔波。谈到黄圣松的手术,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的谢小东大夫说:“黄老师的手很巧,各种复杂情况下的白内障手术在他手下好像都轻而易举的样子。另外,黄老师做的手术术后反应很轻,角膜很少水肿,很多硬核白内障术后视力都可达到0.8-1.0。”

 

在疆期间,黄圣松医生开展的新型微创青光眼手术(GATT、内路小梁网切开)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青光眼治疗技术,具有比传统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手术用时少、创伤小、恢复快、无需特别护理等优点,并且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小青白)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青光眼,以及传统的小梁切除手术失败的青光眼等均取得理想的效果、该手术的开展填补了疆内空白。

 

造血援疆,倾囊相授培养新疆本地的大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援疆专家要参与临床一线工作,但更重要的是把技术传授给新疆本地的医生,让更多的本地医生掌握先进的技术,以服务更多的新疆患者。在与当地医院眼科丁琳主任商议后,黄圣松对2位年轻医师进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培训,同时挑选了1位年轻医师进行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技术培训。为了帮助年轻的医师快速成长,力争打造一个年轻的白内障、青光眼治疗技术梯队,他在临床工作中详细示范讲解手术操作要点,如器械握持方法、支点、角度、眼内动作规范等。并且就眼科白内障手术理论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业务学习时还做了《如何高效的学习白内障手术技术》《超声乳化手术的流体动力学》《规范化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技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在复杂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等专题讲座。

 

经过培训,现在谢小东大夫已经能够较为熟练的操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也初步掌握了无缝线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万新娟大夫也可以独立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了;阿依努尔大夫基本上可以独立完成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

因地制宜,推广先进的白内障、青光眼治疗技术

新疆地域广阔,青光眼患者就诊复诊路途远,复诊依从性差,而传统的青光眼滤过手术:小梁切除术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为了提高青光眼患者治疗成功率,避免滤过泡的相关并发症,保持有用的视功能。在黄圣松的建议下,医院购进必需的器械,开展国际上先进的微创青光眼手术(GATT、内路小梁网切开术),这类手术不依赖滤过泡降眼压,降压效果好,没有滤过泡,手术用时短、创伤小、恢复快,对复诊的依从性要求不高,特别合适新疆地区的青光眼患者。黄圣松还把这一技术通过带教教会了自治区人民医院的阿依努尔大夫。“目前我们已经采用这项技术治疗了40多例各种类型的青光眼患者,并在新疆的眼科学术会议了进行了演讲交流,取得了很好的影响。”黄圣松说道。

新疆的白内障患者中合并晶状体脱位的情况比较多见,手术复杂有难度,他观察到这种情况,就在科里主动承接这类患者的治疗,在手术中示范如何在没有前段玻切设备条件下处理脱出的玻璃体,在手术灵活应用囊袋张力环、虹膜拉钩等手术技巧,并开展、推广新型的无囊袋支撑的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新术式,同时进行详细的讲解,力争让每位手术医师均能掌握这些技术。

推动眼科医疗模式改革,助力开展眼科日间手术

除了全力救治病人,黄圣松还针对眼科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结合医院的需求、眼科科室的部署,借鉴中山眼科中心的经验,他和眼科丁琳主任、甫拉堤主任大力推动眼科白内障日间手术工作,加快病人的周转,减少病人的住院周期,提高工作效率,这将为更多的眼科患者进行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减少患者的就医成本,同时可以节省宝贵的医保资金。

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帮助研究生、规培生、进修生的成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是新疆医科大学的教学基地,有7位眼科研究生、10多位规培生、进修生,为了帮助这些年轻的医生成长,黄圣松组织他们进行病例汇报分析,转变被动学习模式为主动学习模式;严格规范查房要求,推广中山眼科中心规范查房模式,并参与理论授课。利用疑难罕见病例,启发学生们重视基本的临床技能,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开展临床科研讲座,加强临床科研意识建设,助力眼科提高科研水平

自治区人民医院有大量的患者慕名前来诊治,众多的患者带来了大量临床资料,为了加强眼科临床科研意识建设,提高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科研水平,黄圣松联系援派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组织开展“粤疆眼科共建,临床科研培训系列活动”。在临床工作中,他鼓励年青医师多思考,鼓励他们从临床现象中发现科学问题并进行文献检索小心验证,进行归纳总结撰写论文。

下基层办实事,让更多老百姓享受高水平眼科诊疗

积极参加下基层巡回医疗惠民义诊活动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一年半以来,黄圣松积极参加自治区组织部、卫健委联合组织的下基层,巡回医疗惠民义诊活动,足迹遍及西北多个边境乡镇,让老百姓不出门就可以得到北上广一线城市水平的诊疗;赴阿克苏地区乌什县、柯坪县、喀什地区人民医院、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乌恰县人民医院开展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扶贫工作优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免费扶贫复明活动。2021年3月18-20日,黄圣松带领眼科党支部部分同志到和田地区洛浦县进行扶贫复明手术活动,手术复明了34例白内障贫困患者,会诊了42例患者,同时还手把手带教了年轻医师。

 

培训基层医师手术技术。与弗雷德.霍洛基金会合作,先后赴沙湾县、呼图壁、疏附县等县人民医院对眼科医师进行培训,其中白内障手术手把手带教30多次,完成白内障手术360台,培训医师4人。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

“岁月如梭,一年半的援疆工作结束了,我尽己所能传播了技术和理念,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开阔了视野,学习了新技能。在为患者守护光明的日子里,不但和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同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还收获了天山南北患者的友谊。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是此生宝贵的财富。天山明月照我行,也照进了我的心,从此我也是新疆眼科人。”——黄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