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晶晶
简介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青光眼科主任。主要学术任职: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副组长、广东省眼健康协会青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眼科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及其他任职。
在中山眼科中心从事眼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0余年,一直致力于青光眼防治、视神经保护及眼科影像学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临床经验丰富,思辨分析能力强,手术技术纯熟。作为导师,注重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以激发其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作为中山眼科中心住培专培专家组组长、教学督导,将“传承、发展、教学相长”时刻牵挂于心。
代表性论著
1、Melatonin prevents EAAC1 deletion-induced retinal ganglion cell degeneration by inhibiting apoptosis and senescence. J Pineal Res. 2024 Jan;76(1):e12916. (最后通讯作者,IF= 10.3,医学一区)
2、Anti-PANoptosis is Involved in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Melatonin in Acute Ocular Hypertension Model. J Pineal Res. 2022 Nov;73(4):e12828. (最后通讯作者,IF= 10.3,医学一区)
3、GSK840 Alleviates Retinal Neuronal Injury by Inhibiting RIPK3/MLKL-Mediated RGC Necroptosis After Ischemia/Reperfusion.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23 Nov 1;64(14):42. (最后通讯作者,IF= 4.4,医学二区)
4、Neuroprotection of SRT2104 in Murine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the Enhancement of Sirt1-Mediated Deacetylation.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23 Apr 3;64(4):31. (最后通讯作者,IF= 4.4,医学二区)
5、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the ciliary body in eyes with malignant glaucoma after trabeculectomy using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Ophthalmology. 2014 Apr;121(4):862-9. (唯一通讯作者,IF= 13.7,医学一区)
代表性成果
近年来,本人带领团队开展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发现内源性的PACAP及其受体在视神经碾压伤(ONC)后表达升高,并位于GCL上。外源性的PACAP通过CREB-Bcl-2信号轴防止ONC诱导的RGCs凋亡,同时通过抗凋亡和抗炎作用保护急性高眼压(AOH)诱导的视网膜损伤;同时,AOH导致的胶质细胞过度活化是引起青光眼神经炎症的重要途径,Sirt1激动剂SRT2104可以抑制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以及促炎通路的激活,从而起到RGCs保护作用;并首次揭示了泛凋亡参与AOH后胶质细胞免疫炎症诱导的RGCs损伤,GSK840可通过抑制坏死性凋亡激活途径对RGCs具有保护作用,褪黑素通过抑制泛凋亡对RGCs死亡起保护作用,同时可能通过调节NRF2/p53/Sirt1氧化敏感信号通路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系列成果为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针对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疾病诊断与预后预测方面,在活体眼前节生物学测量的研究中研发出一整套虹膜及睫状体活体成像及线性、面积定量测量方案。首次对恶性青光眼患者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睫状体厚度、前旋程度进行详细地定量测量及描述,对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影响深远。系列文章已发表在眼科专业期刊Ophthalmology、IOVS、JAMA Ophthalmology、Eye、Acta Ophthalmol、J Glaucoma等杂志上,以期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活体成像提供新的、疾病诊断预测率更强的检测参数。
针对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和发病机制方面的难点,应用活体视网膜血管成像技术,对视野前期开角型青光眼进行一系列功能及活体影像学研究,发现无视野缺损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其视网膜血流已经存在显著的缺损,且血管参数展现出优异的诊断效能。同时,对青光眼性的视野损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首次提出基于双眼视野结果进行青光眼临床分期系统。
青光眼作为眼科最大的慢病,绝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终身随访。近年来,本人带领团队积极探索青光眼移动医疗的可能性及可行性,发现超过2/3的青光眼患者愿意使用移动医疗服务,微信青光眼科普可以有效提高广大人群的青光眼认知度,并探索了移动端视力测量、视野检测的可及性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