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小铭
简介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附属眼科医院斜视与弱视科医生,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参加《现代斜视治疗学》、《临床视光学》的编写工作。
2002年开始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斜视弱视,参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系列研究,主持了多项斜视弱视广东省科技项目,并与中科院进行合作,担任项目第一负责人,其中多项科技项目已经通过省科技厅的验收和鉴定。
奖励荣誉:
1、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
2、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
社会兼职:
1、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常委、眼科斜视弱视专业组组长
2、广东省眼健康协会儿童青少年眼保健委员副主任委员
3、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眼科管理分会常委
4、广东省医院协会门(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代表性论著
1、Binocular Summation With Quantitative 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 A Novel Parameter to Evaluate Binocular Function in Intermittent Exotropia.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24 Jan 2;65(1):3. 通讯作者,IF=5.0,2区
2、Alter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in Adult Comitant Strabismus: A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 Study. Current eye research vol. 44,3 (2019): 316-323. 通讯作者,IF=1.7,通讯作者,4区
3、Alter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in subjects with amblyopia. Neural plasticity vol. 2013 (2013): 612086. IF=3.0,通讯作者,4区
4、Altered spontaneous activity in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subjects: revealed by resting-state FMRI. PloS one vol. 7,8 (2012): e43373. IF=2.9,第一作者,3区
5、Dorsal visual pathway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comitant extropia. PLoS One. 2010 Jun 3;5(6):e10931,IF=2.9,第一作者,3区
代表性成果
1、主持开展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成年人共同性外斜视视皮层损害机制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应用磁共振(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发现了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脑损害部位,进一步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发现了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视觉皮层与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变化,该成果被选为2016年ARVO年会大会发言,这些研究工作为斜视患者立体视恢复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