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睡眠、勤运动与眼健康”,2022年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学术年会讨论了这些话题!
来源: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秘书处
|
发布日期:2022-12-23
|
阅读数:
字号:

2022年12月10日-11日,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承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协办的2022年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内容涉及近视、白内障手术技术与创新,儿童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相关的经典话题,以及与我们生活、运动、睡眠相关的有趣讲题和新技术新设备相关的知识拓展,令人耳目一新。大会内容精彩纷呈、亮点不断、妙趣横生,讲者们博物洽闻、高谈雄辩,听众们勤思好学、受益匪浅。

【清零大脑,睡个好觉】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的刘祖国教授给大家带来了“睡眠对角膜上皮干细胞的影响”讲座,分析睡眠不足与干眼的联系。他分享了团队关于睡眠对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的影响的研究成果,提出缺乏睡眠人群干眼发生率高;通过分享动物实验结果阐明了相关分子机制,提出睡眠不足会引起眼表微环境改变,并随着睡眠缺乏时间延长,会出现角膜缘干细胞缺失、角膜上皮细胞剥脱、泪腺形态变大、泪腺炎症细胞浸润等一系列改变,造成眼表和泪液系统功能障碍,引发干眼。研究表明了睡眠对眼表健康的重要性,给现代社会“夜猫子”一族(长期睡眠不足人群)敲响警钟。

【 顺天时之变,按节律而行 】

爱尔眼科集团唐仕波教授作“节律与视网膜病变关系”专题演讲,精彩讲述了外界因素对机体的影响、节律系统的组成、细胞水平的节律调控,表明生活节律对身体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分析了节律与眼部生理病理的联系,提出节律改变可能参与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并通过一系列体外及体内研究实验,证明节律基因Nrld1可抑制LPS诱导产生的一系列视网膜炎性改变,并可恢复小胶质细胞形态,为解决与视网膜炎症相关的一系列视网膜常见难治病,如葡萄膜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探索方向。

【人的生命就是运动】

天津医科大学颜华教授介绍了近视的发病机制,说明其是遗传与环境的共同结果,且与运动有关。通过分享团队的研究成果,阐明户外运动有助于减少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但不能完全避免近视。并且提出户外运动时长与近视防控效果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以及户外活动对于成年人近视转归无明显作用,而户内活动对于防控近视无明显效益。除此以外,减少屏幕使用时间等控制近距离用眼对于防控近视亦尤为重要,为防控近视提出了科学可靠且可行建议。

【 运动应适度,对眼有好处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以“运动类型与眼睛健康”为主题演讲,通过介绍运动影响眼的分子机制,包括线粒体功能、炎症反应和神经递质等各方面,讲述了运动对眼部结构的影响,如影响泪液分泌、调节眼表微环境、扩张Schlemn管、延缓眼轴增长、增加视网膜血流速度等,分析了运动与干眼、近视、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糖网的关系。并且阐述了运动与眼损伤的关系,介绍现状以及运动相关性眼损伤的常见运动类型,提出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来促进眼健康的同时,应加强对运动专业知识的了解,避免过度运动,保护好我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