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心特需医疗科2021总结暨医患沟通联合讲座顺利召开
来源:特需医疗科
|
编辑:唐艳丽
|
发布日期:2022-01-17
|
阅读数:
字号:

2022年1月13日晚,我中心特需医疗科2021总结会暨医患沟通专题讲座在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召开。特需医疗科主任黄晶晶教授、凌运兰教授、于珊珊医生、左雅静护士长、孟雪娇护士长、中心年轻医生及护理人员参与了总结会,共同交流探讨医疗服务提升的发展方向,总结既往成果,展望未来方向。

 

黄晶晶教授介绍了特需医疗科的科室组成与人员配置,总结了科室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与进步。特需医疗科作为医院开放的平台和展现的窗口,积极配合医院专家诊疗及特需改革的要求,逐步调整诊疗服务模式,规范各项制度与流程,致力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特需医疗科不断探索眼科体检-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管理模式,开启大湾区跨境转诊治疗新阶段,开设特需体检与高端指定专家门诊。黄教授提出特需医疗科在未来持续改进的三个关键:严把医疗质量关、严格执行特需医疗管理规定、优质服务是特需的根本。在教学工作上,科室不断调整临床教学思路,实现多学科交叉联合的教学模式;在对外交流联系上,向兄弟医院展示了专科医院特需医疗的独特优势,扩大医院的影响力。

左雅静护长讲述了特需医疗的源与史,回首我国特需医疗发展的30年,从90年代的高干病房,到如今迎合高端需求的多病种特需医疗科,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

教学秘书于珊珊医生总结了特需医疗科的教学特色与一年来的教学成果。特需医疗科承担教学查房任务,圆满完成临床教学基地复核,还将教学管理落实到每个细节。完备细致的入科培训、每周一次关于青光眼与小儿的讲课、每周两次英文视频学习、每周的床边教学查房、每季度的病例汇报,从理论到实践,严格对年轻医生进行培养管理。同时,重视轮科医生对特需教学工作各方面的满意度、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教学制度与模式,轮科医生再轮科意愿强烈。

在特需门诊服务质量上,科室的导诊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会上,凌运兰教授与左雅静护士长为八位最美导诊员颁发了精美礼品,并予以鼓励与祝贺。

随后,特需医疗科联合教学科及护理部,邀请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张小颖女士和中心主任助理梁凌毅教授在学术报告厅作医患沟通专题讲座。黄晶晶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明确了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医患沟通技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张小颖主播以“从心出发,有温度的医患沟通”为主题,强调了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医患沟通中医护人员巧妙表达的方式。梁凌毅教授则从医患沟通的内涵着手,一路延伸,并总结道医患沟通“技巧”是根植于同理心的,真诚、主动、专业是各位年轻医生应该具有的素质。

 

 

本次讲座得到了现场听众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临床生活中会以更得体的个人形象、更亲切近人的沟通态度出现在患者面前,给患者最优的服务,不忘医护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