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各位老师: 科技厅启动2023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详见附件1),具体的申报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项目分为“旗舰”、“基石”两类,“旗舰”项目拟支持10项左右,每项资助经费1000~2000万元,按实际需求申请预算;“基石”项目拟支持20项左右,每项资助经费为500万元。项目实施周期均为5年,资金分批次拨付。 1.“旗舰”项目:支持领军科学家集中和整合优势科研资源,有组织的开展原创研究,力争产出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重大原创成果。 2.“基石”项目: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已有较好基础的前沿方向进一步开展系统性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202209 / 28
- 近日,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命名表彰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的决定》。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肖鹏副研究员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人物介绍 肖 鹏 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海外引进人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研究员,广东省眼科诊断和治疗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骨干。围绕国家核心战略需求,他致力于眼科成像装备及智能影像技术的研发及转化。2022年,荣获“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攻克国外技术壁垒,医理工融合创新,做国产高性能诊疗装备,是我的兴趣目标所在,也是新时代青年科研人员应该担起的责任。”我国眼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但90%高端202209 / 28
- 近期,第37届亚太眼科学大会(APAO 2022)以线上视频会议形式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眼科专家相聚云端,共享盛会。会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陈伟蓉教授被授予2022年亚太眼科学会(APAO)“防盲杰出贡献奖”。 据了解,亚太眼科学会(Asia-Pacific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APAO)成立于1960年,是亚太区域性眼科专业组织,也是世界最大的区域性学术组织。 人物简介 陈伟蓉,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眼科医疗、教学、科研及防盲工作30余载,擅长复杂性和疑难白内障的诊断和治疗,在先天性白内障的诊断治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202209 / 27
- 近期,中山眼科中心三甲复审迎评工作进入关键冲刺攻坚阶段,全院全员在中心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坚定信心,积极准备,认真迎检。各部门为迎接三甲复审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其中,临床师生第八党支部联合综合病区(二)开展了线下、线上联动的备战模式。 支部书记罗燕、迟玮区长及方晓群护长在综合病区(二)开展三甲复审动员会 综合病区(二)开展应急演练系列培训 9月20日晚,为全力冲刺三甲复审备战工作,临床师生第八党支部书记罗燕教授和眼底内科区长迟玮教授带领支部成员和病区医护人员等开展三甲培训。会议由组织委员黄创新医师主持。 会上,党员邓飞医师与大家分享了科室新开展的诊疗技术及药品临床应用指202209 / 23
- 9月20日下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22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大会在珠江新城院区实验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中心党政领导、导师代表、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指导老师代表以及全体新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心主任助理李轶擎主持。 开学典礼现场 中心副主任、眼科学与视光学系主任卓业鸿教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卓教授以“新起点、正青春、向未来”为主题开启了2022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他讲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作为全国最好的眼科中心,既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也有浓厚的育人氛围,更有接轨国际的理念与平台,各位同学都是经过激烈竞争脱颖而出的优秀眼科人才,应当珍惜宝贵202209 / 22
- 2022年9月15日下午,广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专家一行9人莅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区庄院区,开展工伤保险和辅助器具督查工作。相关临床科室代表及医保物价科工作人员等陪同督查。 越秀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曾杰副主任传达了省、市社保局对工伤保险管理的要求,强调规范工伤管理的重要性,并明确此次督查的内容及方法。中山眼科中心医保物价科魏誉民科长简要介绍了中心概况,汇报中心工伤政策落实、制度监管、信息建设、联网结算、宣传培训、联动配合等情况。督查组全面检查中心工伤保险的管理制度、病历书写、合同存管等资料;实地察看眼科急症科、患者服务中心、住院收费处、眼外伤病区、义眼室等部门;详细了解中心工伤202209 / 21
- 9月15日,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以及清华大学戴琼海院士、徐枫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大湾区及国内外十余家医疗领域、人工智能领域及三维重建领域的顶级科研机构通过创新技术攻坚克难,围绕患者面部图像个人敏感信息保护问题,推出的研究成果“A Digital Mask to Safeguard Patient Privacy”,在国际医学顶级期刊《Nature Medicine》(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87.241)在线发表。 据介绍,“Digital Mask”技术在去除患者身份信息同时,可保留用于患者诊断的特征,创新性解决了患者眼面部的个人敏感信息保护和基于眼部图像的疾病诊断需求的矛202209 / 20
- 在去除患者身份信息同时,保留用于患者诊断的特征,创新性解决了患者眼面部的个人敏感信息保护和基于眼部图像的疾病诊断需求的矛盾。记者9月16日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悉,该中心研发出全球首个“Digital Mask(数字面罩)”。研究成果于9月15日在国际医学顶级期刊《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 “Digital Mask”技术将拍下的患者脸部图像转换成3D形式,使得患者面部可自动生成一个虚拟“面罩”,只保留可以用于诊断眼疾的重要信息,实现“识病不识人”的匿名就医效果。 通过数字技术与医学技术的交叉赋能,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建立了眼病筛诊防治的智慧医疗体系,为一系列关键临202209 / 20
- “Digital Mask”建模过程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供图 随着医疗数据逐步电子化,潜在数据管理风险日益增加。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16日称,该中心团队联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戴琼海团队和多个科研机构联合研发新技术,在去除患者身份信息同时可保留用于患者诊断的特征,解决了患者眼面部的个人敏感信息保护和基于眼部图像的疾病诊断需求的矛盾。 上述技术名为“Digital Mask”,通过三维建模,在患者面部仿佛盖了一片电子“面罩”,保护面部信息数据。研究成果于近日在国际医学顶级期刊《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 中山大学202209 / 20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系统采购项目遴选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评审,推荐了本项目中标单位,现公示如下: 中标单位:广州市科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公示时间:2022年9月20日 — 月22日 对此结果有异议,请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天内以书面形式向本中心提出质疑。 联系方式:监察室敖老师,020-66618937。 谨对各投标单位给予本中心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202209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