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动态
- 202211 / 30
- 202207 / 15
- 2022年6月25日,第五届岭南神经眼科论坛,暨第四届中山眼科中心神经眼科继续教育班,在珠江新城院区实验楼学术报告厅举办,岭南地区第一个“广州医师协会神经眼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也于同期举行。累计线上线下参会人数高达1万余人次,并得到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提升了大众对神经眼科疾病的认识。 会议伊始,中山眼科中心党委书记夏丹为大会作开幕致辞。肯定了各位医学工作者对学术的不懈追求和坚强毅力,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下,通过线上会议等多种形式坚持学术交流与创新。杨晖教授等专家在广州医师协会的支持下共同建立的神经眼科医师分会,为神经眼科的学术交流搭建起一个新的平台。夏书记代表中202206 / 28
- 近日,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下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专项的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结论,我中心林浩添教授为项目负责人的“常见致盲、致畸、致死疾病的人工智能筛查诊断系统研发和临床试验(2018YFC0116500)”项目综合绩效获评优秀(该项目课题负责人和主要骨干有我中心林浩添教授、何明光教授、张秀兰教授、杨华胜教授,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西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杨军林教授、北京鹰瞳科技(Airdoc)公司陈羽中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胡建民教授)。这是我中心牵头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次获得优秀结项。该项目执行推进良好、管理工作到位和实施成效显著,不仅落实了国家202206 / 24
- 成年灵长类是否存在活跃的神经发生现象依然存在争论。2022年5月30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胜/刘奕志/向孟清团队联合在Nature Neuroscience(影响因子25)在线发表研究论文,“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of adult macaque hippocampus reveals neural precursor cell populations”。该研究全面绘制了成年灵长类的神经发生细胞图谱,优化的免疫荧光染色和神经前体细胞体外培养证实了成年食蟹猴海马存在活跃的神经发生现象。该研究对促进成体神经发生,修复受损的神经系统,如视觉功能损伤、运动障碍以及202206 / 06
- 2022年6月1日,中山眼科中心张秀兰教授团队基于眼底彩照预测青光眼发病及进展的长文论著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JCI,即时影响因子19.3)在线刊登。这是该团队继在NPJ Digital Medicine、Ophthalmology、Medical Image Analysis等发表10篇高质量青光眼人工智能论著后的又一丰硕成果! 中山眼科中心为第一单位、第一作者和最后通讯作者发表在JCI上的青光眼人工智能长文论著 该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青光眼发病预测和进展预测。 发病预测(incidence prediction)指基于基线眼202206 / 04
- 202205 / 21
- 202205 / 19
- 4月28日,在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和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指导下,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科技处举办“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先行,助力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山眼科中心”——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活动。 活动邀请到“科技查新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制定者、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高校专利导航中心特聘专家、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特聘专家张柏秋教授、广州技术产权交易所刘伟董事长做主题报告。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谢红,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处长林海军,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促进科科长杨英德、中山眼科202204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