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动态
- 作为人体唯一能够直接观察神经血管的活体器官,眼睛在反映全身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窗口"作用。随着人工智能和眼科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眼作为监测系统健康状态的前哨器官,这一独特优势日益凸显。 妊娠期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是围产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临床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PE除终止妊娠以外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测PE对于早期防治、降低母婴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无特别有效、可靠和经济的预测方法。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将实施母婴安全计划202504 / 10
-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强基层”战略蓝图中,破解基层医疗资源薄弱的核心抓手,落在医疗数字化转型的支点上。随着国家层面加速推进医疗数字化改革,作为医药创新关键环节的临床研究,正借助智能技术突破发展瓶颈,为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体系注入新动能。 当前临床研究面临以下转型痛点:首先是“数据整体性”,各研究项目封闭式数据管理系统形成协作壁垒,跨机构数据调取需重复对接;其次是“效率瓶颈”,传统人工核查难以应对精准医疗的海量数据,以及“流通风险”,研究数据的存储安全与跨系统传输可信度面临双重考验。 为破解这些难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医学院黄天荫教授团队共同牵头,联合国内外1202503 / 28
- 202409 / 20
- 202409 / 15
- 角膜是维持清晰视觉的前提和基础,化学性外伤、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伤口愈合延迟,破坏角膜正常结构与功能,严重者如角膜碱性化学伤导致失明,严重威胁患者视力健康。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促使研究者不断探索高效、安全的创新疗法。近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袁进教授团队,成功构建了具有靶向抗炎作用的工程化外泌体,创新性的与可溶性微针给药体系相结合,显著抑制角膜碱烧伤导致的炎症反应,改善角膜碱烧伤预后。研究成果近日以题为“Engineer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Exosomes-Loaded Microneedles Improve Corneal Heal202408 / 07
- 202405 /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