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小儿眼病与眼遗传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臻臻启程前往香港,开启了为期半年的临床交流之旅。一同参与此项计划的中山眼科中心青年专家陈士达副主任医师、王琦玮主治医师也将于近期前往香港公立医院报到。
这是“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的最新动作。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添透露,除此之外,粤港澳高校眼科专科联盟也正在筹建之中,三地将共同建设大湾区国际眼科前沿医疗中心,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和共建共享,为健康湾区建设助力。
赴港交流的三位医生,左起分别为陈士达、刘臻臻、王琦玮。
开展诊疗、教学、科研等多领域交流
选派眼科专家赴港,是“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的一部分。去年下半年起,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香港医管局指导下,中山眼科中心开始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旨在推动粤港两地建立可持续协作机制,在不同临床医护专业进行优势互补,推动跨区域的人才交流与培训,从而加深粤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全面开放交流与合作。
为何选择眼科?在林浩添看来,这与香港社会对眼科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有关。
林浩添(中)在香港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香港公立医院眼科诊疗资源有限,私立医疗机构价格昂贵,眼病患者难以享受到急需的医疗服务。”他说。据了解,在香港,白内障手术的排队轮候时间长达一年以上。
在此次交流中,中山眼科中心选派了在白内障、眼底病、儿童眼病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优秀青年专家。目前,刘臻臻、陈士达、王琦玮三位专家均已完成在港执业注册,他们将分别前往香港眼科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和葛量洪医院,计划于3月份正式投入工作。
参与临床诊疗是三位专家的重要任务。根据测算,他们在港期间将累计完成白内障手术约1500台,眼底注药治疗约3800例,眼部激光治疗约3800例。
“除了在临床上帮助香港解决燃眉之急,在教学、科研、文化等方面,内地专家也将与香港同行开展深入交流。”林浩添说。
“香港眼科医院是香港唯一的眼科专科医院,也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学医院,交流期间,我们将组织开展联合教学查房,邀请香港专家线上授课,两地医学生同时参与。”刘臻臻说,此外,遇到典型病人,双方还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诊。
在科研方面,目前中山眼科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已经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借助此次交流,各方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变单个课题组的合作为更加流程化、更加融合的全方位体系化合作。
推动建立粤港两地转诊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眼科协同发展,选派专家赴港交流只是其中一部分。
近期,受香港教育及眼科医疗机构的邀请,林浩添带队到香港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学术交流活动,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眼科医院以及香港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眼科专家团队围绕最新的研究成果、诊疗技术和临床经验展开探讨。
他透露,粤港两地眼科机构达成了一系列深度合作共识,中山眼科中心将牵头筹建粤港澳高校眼科联盟,携手共同为打造健康湾区努力。
“在与香港眼科医院、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香港中文大学眼科中心、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视觉科学研究中心等交流后,我们还达成共识,共同建设大湾区国际眼科前沿医疗中心。”他说。
实际上,在眼科领域,粤港澳三地交流合作持续走深,香港、澳门两地到内地求医的疑难眼病患者越来越多。自2018年以来,中山眼科中心仅接诊来自香港的患者就达到近两万人次。
未来,粤港两地将推动眼科疑难疾病患者转诊制度的建立。目前,中山眼科中心已与澳门建立相应机制,早在2021年4月,澳门一名5岁的罕见眼疾患儿便通过澳门卫生局审批,顺利来到中山眼科中心就诊。林浩添说,眼科中心正与香港有关部门沟通,推动粤港转诊制度建立,同时也积极争取纳入香港“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
此外,中山眼科中心还将推动将港澳眼科医生“请进来”,到内地医疗机构交流甚至开设门诊,进一步促进港澳与内地医疗机构的融合。
原文链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2/28/c8643873.html?colID=0&firstColID=1374&appversion=10900&enterColumnId=&from=weChatMessage&date=bnVsbA==&layer=4
更多报道:
相关文章
-
2025-05-06
- 2025-04-28
- 2025-04-28
-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