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今年(2023)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最近十年,中国援外医疗队员不仅给受援国患者带去健康,还帮助受援国建设起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身体力行,为“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今天的《援外医疗六十载 谱写大爱无疆》系列报道,一起来看广东中山大学援外医疗队在马尔代夫的援外故事。 在位于马尔代夫的中国—马尔代夫眼科中心,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中国援外医疗团队正在为68岁的默罕默德进行白内障手术,仅10分钟的手术,就解决了默罕默德长达5年的视力模糊问题。 患者 默罕默德·曼尼克:中国医生检查了我的眼睛,并先后为我的两只眼睛做了手术,现在我又能看清马尔代夫的大海了。非202308 / 19
- 202308 / 19
- 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为展现广州医师良好形象,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8月17日,“8·19”中国医师节暨首届“广州名医”、第六届“广州(首届省市联合)最美医师”颁奖典礼在广州举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袁进教授获评第六届“广州(首届省市联合)最美医师”称号。 颁奖现场 获“最美医生”称号的获奖者上台领奖 (左起第五为袁进教授) 袁 进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 广东省眼科诊断和治疗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把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是每位医者坚守的使命。 “光明使者”袁进教授针对202308 / 18
- 202308 / 17
- 2023年8月7日下午,中山眼科中心2023年秋季学期“医学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公选课程集体备课会在珠江新城院区召开,中心主任/本课程负责人林浩添教授,中心副主任李轶擎研究员、各专家组、院外院内任课老师等三十余人出席会议,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由杨扬帆教授主持。 线下会场 会上,中心副主任李轶擎介绍了备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他表示,医学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是当今时代的热门话题,对于推动医学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集体备课会是推进教学改革、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方式,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 中心主任林浩添强调,必须要贯彻落实中山大学卓越教学的优秀理念。教师是立教之本、兴202308 / 15
- 202308 / 15
- 202308 / 15
- 8月10日上午10时,坐落在雪山之间的新疆喀什市塔县人民医院热闹了起来。前一天做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陆续返回医院,准备拆下眼包。 为了迎接“光明”,42岁的患者温恰木特意打扮了一下。她身着剪裁挺括的连衣裙,戴着塔吉克族特色绣花小帽子,还挂上了一圈白头纱。自去年左眼出现视力模糊后,她就时常觉得眼前像蒙了一朵“云”。直至这一刻,医护人员为她揭下眼包—— “世界终于明亮了!”温恰木忍不住惊呼出来。 为她除掉这朵“云”的,是来自广东的医生。8月9日,由中山大学支持开展的“粤喀光明行动”正式启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医疗团队成员远赴塔县,将前沿医疗技术带来雪域高原,帮助多位边疆患者重见光明。 要202308 / 14
- 我国眼科领域目前唯一的“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12日正式启动。作为国际高层次眼科学术合作平台,该合作中心将致力于协助世卫组织开展全球眼健康管理的研究和技术推广。 启动式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介绍,过去20年,中山眼科中心与世卫持续开展了多项技术合作。在近视领域的研究成果被写入世卫《近视眼防控蓝皮书》和《世界视觉报告》,并参与世卫多项全球眼健康指南制订。随着合作中心的落地,将深化与世界卫生组织在近视防控、综合眼保健能力提升及眼健康指标评估等方面的技术合作,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和培训。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介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集医教研防202308 / 12
- 8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将落户广州。据了解,该合作中心将依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接受国家卫健委、广东省和中山大学领导,作为高层次国际眼科学术合作平台协助世卫组织开展全球眼健康管理的研究和技术推广。中国的眼科医生,再次以新模式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基于中山眼科中心几十年积累的防盲经验和基础,今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定我中心为‘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我们将与世卫组织一起,共同应对全球眼健康挑战,共同守护世界的光明。”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教授介绍。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接受90%以上的外界信息,致盲眼病是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三大疾病之一。失去202308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