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 近日,中山大学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中山眼科中心青年教师杨扬帆荣获医科组二等奖,林铎儒荣获通识组优胜奖。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目标,中山大学于2022年5月启动了第十届学教师教学竞赛。经过科室推荐、院内比赛,杨扬帆和林铎儒两位老师代表中山眼科中心分别参加医科组和通识组的校级决赛。 为做好此次大赛组织工作,眼科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在中心副主任卓业鸿教授带领下,教学科精心筹备,根据学校要求并结合中心实际情况,于2022年6月以线下现场竞赛、线上直播的方式顺利举办了2022年度中山眼科中心青年教师授课大赛,2名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代表
    2022
    11 / 04
  • 10月25日下午,广州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李程主任一行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开展医保督查工作。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刘奕志、中心副主任林晓峰、总会计师张秋艳、医务处处长柳夏林及医保物价科相关工作人员等陪同督查。   会上,李程主任传达了国家、省、市医保局对医保监管的要求,介绍医保管理的新形势,强调医疗机构应当严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切实履行好规范使用医保基金的主体责任,积极做好医保政策宣传与医保服务,并明确此次督查的内容及方法。刘奕志主任、院长对医保中心领导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强调眼科中心严格贯彻落实医保政策、持续夯实医保服务、高度重视医保基金使用规范管理,秉承一切为患者的服务
    2022
    11 / 03
  • 11月1日下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教授受邀到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为中青班学员授课,授课主题为“中国数字医学创新发展,助推健康中国建设,让人民享有公平可及的健康生活”。 林浩添教授概述了我国医疗卫生和科技发展的非凡历史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卫生和科技领域取得的伟大成绩,联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结合医疗、科技等领域实际,阐述分析了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如何加快落实健康中国建设尤其是数字医学领域,学习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论”对促进人民健康的重要意义,并表示中山眼科中心始终坚持一切为人民,以“谋一域以促全局”的担当精神,践行“健康中
    2022
    11 / 03
  • 2022年10月31日,临床师生第六党支部联合临床第六团支部在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临床楼13楼党员活动室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学习活动。支部书记郑丹莹教授、白内障科区长曲博副教授以及团支部书记邹颖诗同学分别讲微党课,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等踊跃参加。 郑丹莹教授带领大家一起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并重点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对党章修订背景和修改要点进行了详细梳理。党的二十大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伟大品格,也是我们党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走向强大的最好印证。支部党员同志们要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认真学习,
    2022
    11 / 03
  • 2022年10月25日,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斜视与弱视专科主办的斜视弱视联合查房第四期于线上举办。本期联合查房聚焦斜视专科常见的外斜视术后的过矫与欠矫,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天津市眼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联袂分享病例以及诊疗心得。会议由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余新平教授和天津市眼科医院李月平教授主持,会议邀请颜建华教授、张伟教授、刘虎教授等共同参与病例讨论,并为线上线下的小儿眼科医生提供临床思路,拓宽治疗思维。   外斜视是最常见的斜视类型,术后的欠矫和过矫率达到22~59%。因此外斜视术后的欠矫和过矫的处理是斜视专科医生关注的重点。围绕这个主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文芸医生分享“外斜视术
    2022
    11 / 02
  • 近期,中山眼科中心师生在《眼科学报》发表的题为“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的文章,被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评为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经过几十年教学实践,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卓业鸿教授等提出了“培养本土领军人才”的教育理念,对医学教育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其中,八年制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然而,八年制医学教育在我国医学教育中作为
    2022
    11 / 02
  • 为推进博士后群体的学术思维碰撞、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 2022年10月24日,中山眼科中心第一期博士后论坛在珠江新城院区实验楼202会议室举办。本次论坛由刘胜研究员主持,其课题组的郝赵哲博士后作视觉神经科学前沿技术应用及科研经历分享,李万程研究员、胡友金副研究员、肖鹏副研究员作为点评嘉宾出席,近60名博士后、医生、在读研究生到会参加。 中心副主任袁进教授开场致辞表示,学术交流的活跃度和质量一定程度上是单位学术活力的体现,中山眼科中心针对不同群体打造了多种类型的学术活动,如:面向PI群体的国重实验室讲座、研究生论坛,以青年医生为主体的满天星系列学术讲座等,但是针对博士后这一群体的学术交流形
    2022
    11 / 01
  • 10月24日,为贯彻落实学校和中心党委关于纪律教育学习月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警示教育,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推进纪律教育学习月各项活动,中山眼科中心科研师生第四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   科研师生第四党支部组织开展主题党课 会上,支部书记肖鹏同志作警示教育专题讲课,紧扣纪律教育主题,通过详细讲述高校违反六项纪律典型案例剖析和违反《九项准则》的后果等内容,警示支部党员提高法律法纪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为推动支部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讲课以案施教,以案释法,教育意义深刻,为支部党员敲响警钟。 随后,支部党员结合本次纪律教育专题党课以及纪律教育主题纪录片《领航》 “自我革命”
    2022
    11 / 01
  • 10月22日,首届粤港澳仿生视觉与主动眼健康高峰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聚焦人民视觉健康这一重大需求,来自医学、计算机、工程、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四十余位顶尖专家,针对信息科技如何创新解决致盲眼病这一主题,共同呈现了一场从机器视觉到生物视觉的精彩分享与跨界研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粤港澳高校联盟理事长、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等出席活动并作开幕致辞,表达了对大会打造高水准学术平台、共谋学科发展新引擎的肯定与鼓励。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院士、深圳大学丁文华院士莅临大会现场并作主旨演讲,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范先群院士、暨南大学苏国辉院士等专家齐聚线上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
    2022
    10 / 31
  • 2022年10月27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张秀兰教授团队在国际眼科排名第一的期刊《Ophthalmology》(影响因子14.277)上发表长文论著(Assessment of Iris Trabecular Contact in Eyes with Gonioscopic Angle-Closure),展示了基于新型扫频源前节OCT (SS-OCT)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房角结构进行精细评价,阐明了特征性解剖学指标ITC具备优良的PACG诊断和疾病风险评估效能。这是该团队自2021年8月至今在Ophthalmology杂志上发表的第4篇原创长文论著。 这是张教授团队参与的一项
    2022
    10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