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角膜炎后没有妥善治疗,演变成严重的角膜葡萄肿,不仅感光丧失、视力下降,还发生了严重的眼球变形,这让十来岁的藏族女孩索措自卑、沉默,2月23日,索措在广州完成了义眼安装手术,有望恢复正常的眼睛外观。
索措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赴青海玉树举办的“光明行”义诊活动中筛查出的急需救助的病人,在天行健慈善基金会的帮助下,索措得以来到广州接受手术和治疗。
角膜炎发展为角膜葡萄肿 女孩因外貌而自卑
玉树位于青海省的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地区。由于玉树地区海拔高、日照强,牧区居民白内障易发、多发、眼疾患病率高。
索措,是一位来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哈秀乡的15岁藏族女孩,9岁时感染了角膜炎,因未曾得到妥善的治疗,这一较常见的眼部疾病演变成为严重的角膜葡萄肿。
角膜葡萄肿的典型症状是紫黑色隆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眼球大如牛眼;且容易并发闭角型青光眼、角膜瘘、虹膜睫状体炎、并发白内障等。
内在的感光功能丧失和视力下降不是最困扰索措的,外在眼球形状异常更是爱美小女孩的一根心头刺。
因为眼睛的原因,索措在进行手术前十分自卑,沉默寡言,不敢与人社交,即使是与异地的姐姐微信聊天,都不会使用视频通话。
医院与爱心人士帮助女孩到广州治疗
2021年10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疗队赴玉树开展一年一度的“光明行”义诊活动时,通过学校的筛查,医疗队发现了索措的严重眼疾。
当时,索措患眼疾已经有5年之久,因为家中有兄弟姐妹4人,父母都是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没有稳定工作,家里经济条件欠缺,索措从未去过医院就诊,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眼球变形严重,十分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了解情况之后,赴藏医疗队林丽霞医生和黄文勇教授立刻为索措诊治,确诊她的眼睛为复杂眼病,需要通过手术矫正,而在当地的医疗条件下无法进行很好的治疗。
在获知有治疗的可能性后,中山眼科“光明行”医疗队连同爱心人士为索措筹集捐款,后由天行健慈善基金会爱心人士资助,多方携手为索措打开“绿色通道”,帮助这位小女孩和家属于2022年1月10日来到广州的中山眼科中心进行治疗。
角膜移植还是安装义眼?
到达广州次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角膜病科的袁进教授、梁凌毅教授以及青光眼科的刘杏教授等为其进行了会诊。经过专家们的进一步诊断,索措的左眼确诊为角膜葡萄肿。
专家们给出了两个治疗方案,一是角膜移植;二是转诊眼整形科,做义眼手术。考虑到索措患病时间长,专家从专业角度指出,即使为其进行角膜移植治疗,患眼也不能恢复光感,甚至还可能因移植后适应问题出现并发症。
在和家属反复沟通诊治情况后,在索措自身同意的情况下,中山眼科中心最后决定为其做义眼手术。1月12日,索措转诊至眼整形科。在黄丹平教授看诊并确定可以行义眼手术后,第二日中午,黄丹平教授为索措做了摘除眼球手术、义眼座安装手术,并预约在一个月后正式安装义眼片。
2022年2月21日,在天行健基金会工作人员的陪伴下,索措和家长再次从玉树抵达广州,并在22日成功安装义眼片。术后,索措患眼在外观上经过一段时间消肿后便可近乎正常人。
黄丹平介绍,在为索措进行义眼手术时,除了常规摘除眼球之外,还放置了进口义眼台,有了义眼台,患者安装上义眼片后眼球可以同正常人一样转动。
据介绍,义眼台是多孔性结构,结构与人类骨骼多孔结构相似,光滑、质地轻,植入后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非常好,两三个月后,新生的血管和增生的组织会长入它的孔中,渐渐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并被人体所接受,很少会出现排斥反应。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已连续9年赴玉树进行义诊
据了解,近9年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光明行”眼科义诊活动已在玉树进行了10次。2013年,时任中山眼科中心党委书记、著名眼科专家余敏斌教授先后两次率领中山眼科中心医疗队进驻玉树,为数千名群众义诊,是在青海玉树震后全国第一支进入玉树开展义诊手术的医疗队。
此后中山眼科党委每年心牵玉树,通过组建“党员+名医”的“光明行”眼科医疗队,连续9年、先后10次入驻玉树市为群众开展白内障义诊手术,“光明行”活动已成为当地每年一度的品牌活动。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防盲治盲办公室副主任黄文勇介绍,在高原地区操刀手术,除了手术量大、医护人员少的困难,最需要克服的便是缺氧。为了帮助更多白内障患者恢复光明,中山眼科的专家们白天手术,晚上吸氧,连续奋战,从不喊苦喊累。在玉树时,在当地的全力配合下,在护理团队、后勤团队的通力协作下,医疗队曾在短短三天内完成了1160位群众的眼部义诊和186场白内障复明手术。
术后女孩开始自拍小视频
天行健基金会秘书长常青表示,基金会已经遇到并帮助了很多像索措一样的孩子,“每一次接触这样的孩子我都会很可惜,在索措之前还有一个孩子,她的眼疾早两年治疗就可以完全恢复,我很难过的是,她告诉我她的梦想是当飞行员......”
索措的姐姐说,“她(索措)玩了一年多的快手,手术后她勇敢地自拍了自己第一个快手视频......以前她聊天都是不怎么说话,现在开朗一些了。”
2月23日,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索措向黄丹平和常青献上哈达,并赠与天行健基金会写有“无私援助 情暖人间 爱心常在 永记长存”的感谢牌匾,表达自己的感谢。
相关文章
-
2025-04-28
- 2025-04-28
- 2025-04-21
-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