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眼科中心关于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1-29
|
阅读数:
字号:

各位老师: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正式发布(官方链接: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503/ ),请认真研读充分准备好申请材料,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于2024年1月15日以后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按照各类型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集中申报项目类型:

 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数学天元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和部分联合基金项目等。

  • 限项规定

(一)一般性规定

1.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 1 项同类型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中的集成项目和战略 研究项目、专项项目中的科技活动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除外;联合基金项 目中,同一名称联合基金为同一类型项目]。

2. 上年度获得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 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的项目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同类型项目。

(二)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的限制规定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 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 2 项;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作为申请人申请 和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的上述类型项目数合计限 1 项,作为主要参与者申请和作为 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上述类型项目数合计限 2 项。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作为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 2022 年(含) 以前批准资助的项目不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2023 年(含)以后批准(包括 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项目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

晋升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职称)后,原来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原来作为 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项目不计入。

更多申报规定请见附件1;

三、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

2024 年度资助计划仍然分为两类:按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和按宏观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

(一)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 300 万元/项,资助期限为5年。

(二)2024年医学科学部未设立眼科学(H13)立项领域,请关注“宏观领域”重点项目:鼓励在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领域已取得创新发现及重要进展,但拟开展的研究内容不在本年度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立项领域范围之内的,申请人可自主选择研究方向申请重点项目。“附注说明”应选择“宏观领域”重点项目,申请代码自主选择。该类申请除按照常规要求撰写申请书外,还需要在申请书正文部分“立项依据”之前增加“关于已取得重要创新性进展的情况说明”(不超过1000字),未附“说明”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四、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与眼科相关的指南:

   (一)国家基金委-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0.免疫性神经、眼部疾病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09或H13的下属代码)

建立免疫性神经、眼部疾病临床队列,阐明潜在的免疫调控机制,寻找早期预警生物标记物,发现治疗新靶点,进行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研究。

(二)国家基金委-山西省联合基金:5.巩膜交联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的生物力学机理及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 选择H13的下属代码)

针对巩膜交联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力学机制等关键问题,通过实验评估交联参数的改变对交联效果及眼底组织的影响,明确该术式的调控机制;通过建模优化手术参数和预测矫正效果;设计研发可用于临床的巩膜紫外交联装置,为推进巩膜交联术用于临床治疗高度近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 国家基金委-浙江省联合基金:3.功能性再生品状体的原位构建及长期透明度维持的机制和调控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13的下属代码)

围绕功能性再生晶状体构建困难的关键科学问题,原位构建具有结构、调节及光学特性的再生晶状体,探索晶状体再生及长期透明度维持的关键分子机制,针对关键调控靶点设计 mRNA 及其靶向递送系统,并明确其调控品状体再生及透明度维持的关键作用及机制。

  • 国家基金委-浙江省联合基金:急性视网膜动脉阻塞发病机理及新型防治策略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13的下属代码)

以急性视网膜动脉阻塞为研究对象,应用大队列、多中心、生物样本库分析遗传易感性,单细胞空间多组学筛选关键调控分子,动物/细胞模型解析其介导细胞(组织器官间对话的作用机制,利用可高效提取的天然类化合物构建纳米载药系统,以实现精准治疗,为急性视网膜动脉阻塞及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五、2024年申请政策变化:

(一))取消面上项目连续两年申请未获资助后暂停一年申请的限制

(二)取消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不允许博士后研究人员变更依托单位的限制;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申请人申请项目时,研究期限由相应的项目类型确定。

(三)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单设赛道,专门资助最高年龄不超过 55 周岁、平均年龄不超过 50 周岁的年轻科研团队

(四)杰青项目:

1.将女性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放宽到 48 周岁。(1976年1月1日后出生);

2.申请增加“临床科学”选项的指南补充说明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和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且满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其他申请条件的申请人可选择该选项,医学科学部将组织专门评审。对于选择“临床科学”附注说明选项的项目申请,具体填报要求详见信息系统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医学科学部专用)。

3.申请人应当根据申请书研究内容从“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中选择一类研究属性。其中,“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是指选题源于科研人员好奇心或创新性学术灵感,且不以满足现阶段应用需求为目的的原创性、前沿性基础研究;“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是指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或国家需求为牵引的基础研究。

  以上为列举的为2024年度的主要变化和限项政策,更多详见附件1-申请规定。

六、申报工作时间节点安排  

(一)2月20日前  申请书质量提高,具体另行通知,请老师们2月1日前填写意向问卷https://www.wenjuan.com/s/RbEfieV/已填的老师可忽略,以便我们及时跟踪服务。

2月26日24:00前:申请书系统提交截止(附件扫描上传,申请书生成PDF文件;电子版提交后状态为“等待依托单位确认”)。

  • 承诺函:申请人应签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个人承诺书》(附件2)并在申请书提交前发送签名版扫描件至科技处邮箱zocky@gzzoc.com
  • 科技处从2月27日开始进行网上形式审查,先提交先审核,如果有问题,将退回电子稿,申请者及时修改再提交;申请者要及时在网上查看状态,如果状态为“依托单位已确认或NSFC未审核”才是完成申请工作。所有项目均无纸化申请,无需报送纸质申请材料,待立项后与资助计划书一起报送申请书签章页即可。

据往年形式审查工作经验,一份国自然申请书常需多次退回修改,才能定稿,需要时间。逾期未提交者将不予受理,极个别确因特殊原因于26日之后才能提交的也请于26日之前邮件告知科技处,以便服务跟踪,避免错漏申报。敬请留意!请尽早网上提交,避免网络系统繁忙不能上报。

六、其他注意事项:

(一)申请人应提前通过信息系统邀请主要参与者在线填写个人简历,并上传由系统自动生成的主要参与者PDF版个人简历文件。未按要求上传主要参与者简历的将无法提交项目申请。对于个人简历中的代表性论文,应上传公开发表的全文PDF电子版;代表性专著应上传著作封面、摘要、目录、版权页等PDF扫描件。

(二)主要参与者中如有申请人所在依托单位以外的人员,其所在境内单位即被视为合作研究单位。合作研究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境外单位不视为合作研究单位。申请人应在线选择或准确填写主要参与者所在单位信息。

(三)申请人在提交项目申请前,应就申请材料全部内容征得主要参与者和合作研究单位同意

(四)申请人及主要参与者应当如实、准确填写本中心或其所在单位正式聘用的职称信息,严禁伪造或提供虚假职称信息。

(五)如果项目申请涉及科研伦理与科技安全(如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等相关问题,申请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开具相关批件

1.动物伦理批件按照附件3流程,尽早联系动物中心李豫芳老师(电话:66687393;珠江新城院区实验楼8楼8009室)办理

2.医学伦理批件填写附件4申请材料模板,尽早联系伦理办公室老师办理(电话:020-66610729,18924106928,办公室:珠江新城院区临床楼1114室)办理。

3.凡是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项目申请请注明实验开展地点(本中心不可开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流程见附件5,并尽早发至科技处邮箱。

4.合作协议:凡是有国内合作研究单位的申请项目,合作研究单位名称务必准确填写,应与依托单位公章或法人单位公章名称一致,并请于项目申请前签署 “合作申请框架协议”,(附件6,申报阶段合作研究单位为企业的,需在2023年2月15日前报送关联关系审核表用于合作关联关系审核,合作协议由项目负责人和合作方主要参与者签字确认留底;立项后需办理正式合作研究协议)。

5. 凡是与境外单位合作申报国际合作类项目时,需通过中山大学合同管理系统(https://contract.sysu.edu.cn/)办理合作协议,办理时在系统的“支撑资料”中提交签字盖章的“中山大学境外科研合作项目申报承诺书”(附件6)扫描件。协议办理流程需预留15个工作日以上,请申请人安排好时间,提前办理相关手续

6.申请过程中请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申请人对项目参与者的信息及条件进行检查和把关,并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请仔细阅读指南中关于科研诚信要求部分(附件1-第四点)

7. 开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系统账号(系统链接:https://isisn.nsfc.gov.cn)的老师请发送“姓名+身份证号码+邮箱(不建议使用sina、hotmail、yahoo等网络邮箱)+职称”信息到科技处邮箱申请开通。

 

 

联系人:林老师

电话:66618931

邮箱:zocky@mail.sysu.edu.cn

 

 

                                                科技处

                                2024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