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警惕青光眼!专家提醒早期诊断是关键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吴春燕
|
编辑:唐艳丽
|
发布日期:2024-03-18
|
阅读数:
字号:

3月10-16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共管慢病青光眼,留得光明恒久远。为提高公众对青光眼的认知,做好青光眼防盲治盲工作,营造社会爱眼护眼氛围,3月13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举行了世界青光眼周主题义诊、眼健康“大家”讲堂、科普直播等系列活动。

图片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位致盲性眼病,第一大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视觉健康。由于知识普及程度不足,我国近九成青光眼患者没能在早期得到及时诊断,据统计,截止2020年我国有2100万青光眼患者致盲人数可达600万,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3.05%,致盲率约30%。

活动现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葛坚表示,“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眼内压力持续升高,导致视神经萎缩和视功能损伤。这种损伤一旦发生,即使经过治疗,也无法完全恢复已经丧失的视功能。因此,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葛坚介绍,正常人眼压在11mmHg至21mmHg的范围内,但由于每个人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力不同,有些眼压虽高出正常值却不发生视神经及视野的损害,称为高眼压症,而不能成为青光眼。另外一些人虽有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但眼压却在正常值范围内,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或低眼压性青光眼。要诊断青光眼不仅要监测眼压数值,还需要结合眼底视神经扫描和视野检查等青光眼专科检查来进行综合判断。因此,高眼压并不一定都是青光眼,而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

葛坚提醒,青光眼发病十分隐匿,等到确诊往往许多患者已出现视力缺损等问题。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长期反复或者突发眼胀、鼻根部酸痛;部分患者表现为严重头疼、偏头疼,甚至伴随着眼痛或头痛出现恶心呕吐;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虹视”现象,即晚上看灯时,灯的周围会出现彩虹一样的光圈,有可能就是青光眼在“作祟”,最好立即到眼科进行详细检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保护视力至关重要。

青光眼如何预防?葛坚介绍,要保持健康的用眼习惯,避免眼部过度劳累,避免在昏暗的光线下长时间用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管理好全身性疾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定期眼部检查,包括眼压和眼底检查。

原文链接: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48f2073cff20487c95318dbbf9d37a7e

更多报道:

【中国青年报】医患携手共管慢病青光眼

【中国新闻网】专家:重视近视与青光眼关系 冥想对青光眼患者有益

【广东经济科教频道】世界青光眼周:致盲率极高 当心视力的“小偷”

【广州电视台健康100FUN】青光眼周|测眼压+照眼底,抓住这个视力的“小偷”

【新快报】如何健康管理“青光眼”?专家:定期查眼压、接受随访不能少

【澳门商报】共管慢病青光眼,留得光明恒久遠——世界青光眼周主題義診、眼健康“大家”講堂開啓

【39健康网】青光眼周:测眼压+照眼底,抓住这个视力的“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