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婴幼儿眼周血管瘤
来源: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临床药学部
|
作者:吴文玉
|
编辑:郭琦,李卓芸
|
发布日期:2024-05-08
|
阅读数:
字号: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发病率约为 4%~5%,大多数血管瘤不治疗的情况下大约在3-7年内会自然消退。

      对于一些很小的不影响美观和功能,危险程度低的血管瘤可以观察,但是对于危险程度高的血管瘤,一定要及时治疗。比如眼周的血管瘤,任意大小或形态的眶周血管瘤都有可能会影响视力,还可能出现上睑下垂、球体移位、眼球突出及斜视等。治疗不及时可能对视力发育造成影响,需要及早积极处理。

      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婴儿眼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普萘洛尔

 
01
普耐洛尔

 

 

 

       血管瘤可能损害功能或造成永久性损容时,若患儿无心脏和神经血管问题,也无其他禁忌症,则一线治疗药物为普萘洛尔。眼周血管瘤会损伤视力并导致弱视、散光或斜视,尤其是病变直径超过1cm、累及上眼睑内侧或累及深部时,会选择口服普萘洛尔进行治疗。

      目前对最早开始用药的年龄尚无统一意见,一般推荐用于年龄>2 周龄的婴儿或矫正年龄≥2 周龄的早产儿,标准剂量为2 mg·kg-1·d-1。起始剂量可能会低一些,一周后再调整至标准剂量。有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婴儿,剂量可能会有所调整,有时可能还需要住院观察调整。

      用药前需要做一些检查,评估后才可以确定是否可以服药,所以当家长发现眼周的血管瘤,需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在医生评估后再用药。

      家长可以做的是,喂养后立即给药以降低婴儿低血糖风险,观察婴儿的反应,如果婴儿服药后有让家长不安的表现,可及时就医。

阿替洛尔

02
阿替洛尔

 

      若评估患儿具有气道高反应性或口服普萘洛尔后出现明显睡眠障碍、易烦躁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以选择阿替洛尔治疗。

      阿替洛尔初始治疗剂量为0.5 mg·kg-1·d-1;如服药1周后无不良反应,则增加至维持治疗剂量1.0 mg·kg-1·d-1,一次口服(IB);若治疗效果不佳,维持剂量可增加至2.0 mg·kg-1·d-1。换药需要经过医生评估。

      家长可以做的是,喂养后立即给药以降低婴儿低血糖风险,观察婴幼儿的反应。

外用β受体阻滞剂

03
受体阻滞剂

       有通过外用β受体阻滞剂成功治疗眼周表浅血管瘤的病例。目前国内以0.5%噻吗洛尔滴眼液及2%卡替洛尔滴眼液为主。用药时,将滴眼液滴在修剪后的纱布上,要求完全湿透但不往下滴液,湿敷在血管瘤上,表面用保鲜膜封包;每日敷2 ~ 3次,每次1 h。敷完后,去除保鲜膜及纱布,擦干瘤体表面残留液体,局部外涂皮肤屏障修复剂,以显著减少瘤体表面湿疹及萎缩的发生。

      序贯或同时使用口服普萘洛尔和外用噻吗洛尔可以缩短口服普萘洛尔疗程,从而降低潜在不良反应的风险,有利于逐渐减少口服普萘洛尔剂量,还能防止血管瘤反弹性生长。

糖皮质激素或硬化剂

04
糖皮质激素

        在病变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或硬化剂(如平阳霉素/聚桂醇注射液)。

 

手术

05
手术

       对于较小的局限性病变,也可选择手术切除。

       本科普的目的在于提醒家长,血管瘤大多数是良性的,有些还能自行消退,不用过分担心,但是长在眼周的血管瘤,可能会影响眼睛的功能,所以需要及时积极就医。

        主要参考文献:

1.婴幼儿眼周血管瘤的并发症及其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11):169-172. 

2.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儿血管瘤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 53(7):493-500. doi:10.35541/cjd.20200302

3.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中国专家共识(2022 版)

4.Wang L, Wang W, Zhou Z, et al. Exploration of the optimal time to discontinue propranolol treatment in infantile hemangiomas: A prospective study [J]. J Am Acad Dermatol, 2023. dol:10.1016/j.jaad.2023.12.034

5.硬化注射治疗血管瘤专家共识(2021版).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6.Uptodate:婴儿血管瘤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