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推动临床医生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是临床研究中心的责任和使命。为了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临床研究中心推出“临床研究服务进科室”系列活动,通过聆听不同科室对临床研究的需求,助力解决临床研究难题,从临床研究的理论概念、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等全方位协助科室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 2024年3月18日下午,“临床研究服务进科室”系列活动第一站在近视眼激光治疗科举行。临床研究中心项目管理团队、方法学团队联袂国内著名临床研究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洪明晃教授为近视眼激光治疗科带去丰富的临床研究知识和资源。近视眼激光治疗科主任黄国富、临床师生第十党支部书
    2024
    03 / 26
  • 为进一步做好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工作,同时加强中山眼科中心职工对住房公积金、个人养老金等新政策的了解,3月18日下午,财务科举办新政解读专题讲座,向职工普及相关政策。本次会议由财务科科长刘伟新主持。 此次讲座邀请了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岗税务所的税务专家、中国银行东山支行的公积金专家为职工答疑解惑。税务专员王钰纯细致解读了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的新标准,并结合中心职工汇算清缴中的常见问题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尽的讲解。随后,财务科黄慧老师就广州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的新政策及个人养老金制度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职工用好公积金和个人养老金,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黄花岗税务所王钰纯专员
    2024
    03 / 20
  • 新华社客户端广州3月17日电(记者徐弘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16日发布一项研究成果,该中心联合多家单位团队发现,肠道中的细菌可通过被基因突变破坏的相关屏障移行至视网膜,从而诱发致盲性眼病。这一发现有望为相关遗传性眼病带来新的治疗机会。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是一类疑难罕见的致盲性眼病,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CRB1基因突变是导致先天性黑矇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常见病因之一,但具体致病机制此前并不明确。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等多家单位经过近10年科研攻关,证实CRB1基因突变会导致肠道屏障和眼部血视网膜屏障被破坏,肠道中的细菌可通过这种“缺口”移行至视网膜,从而诱发视网膜炎症和色素变性样损伤。
    2024
    03 / 19
  • 3月10-16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共管慢病青光眼,留得光明恒久远。为提高公众对青光眼的认知,做好青光眼防盲治盲工作,营造社会爱眼护眼氛围,3月13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举行了世界青光眼周主题义诊、眼健康“大家”讲堂、科普直播等系列活动。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位致盲性眼病,第一大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视觉健康。由于知识普及程度不足,我国近九成青光眼患者没能在早期得到及时诊断,据统计,截止2020年我国有2100万青光眼患者致盲人数可达600万,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3.05%,致盲率约30%。 活动现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葛坚表示,“青光眼是一种不
    2024
    03 / 18
  • “不负好时光,添绿正当时”。为激励教职员工铭记中山大学百年树人的历史辉煌,贯彻中山眼科中心高质量发展“123总部署”和“1411具体要求”,巩固梦想、家国、健康支柱,3月16日至17日,眼科中心工会和行政后勤教职工党支部在珠城院区开展了“弘扬中山眼科精神,齐建绿色职工之家”亲子植树活动。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添、中心副主任迟玮、工会主席梁小玲及职工家庭等到场参加活动。 尽管天空不尽美,雨雾蒙蒙,但职工的参与热情高涨。为让职工家属了解眼科学的基本知识,探索眼科发展的历史,共同筑就眼科梦想,工会邀请了李凯婧医生和王娟护士为孩子们讲解眼睛的故事以及眼科发展的历程。让孩子们了解了“小眼睛
    2024
    03 / 17
  • 3月8日下午,保卫科在区庄院区3号楼二楼学术厅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会。参加会议人员包括各部门的安全责任人和安全管理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危险化学品使用部门员工、验配中心员工、物业及安保人员等约140人。越秀区应急管理局和黄花街的领导同志应邀出席培训会议一起同堂听课。 培训会的内容丰富,包括生产领域、危化品领域和消防领域的安全知识,还包括交通领域和电动车领域的安全知识。 越秀区应急管理局吴志文科长从法律、法规层面出发,围绕医院的安全管理,重点讲授危化品的采购规范、储存规范、使用规范,以及危化品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 黄花岗街武装部朱争华部长(分管街道安全生产)结合当前的交通安全形
    2024
    03 / 15